我不是煙民, 過去受周遭的壓力影響, 曾經對吸煙者抱寬容態度。打從男伴幾年前成功戒煙及香港推出全面禁煙條例後, 我樂透了, 亦開始對吸煙者採取"零"容忍。
我所認識的吸煙人士一般都認為自己製造出來的二手煙, 不會比街上任何車輛噴出來的死氣更差勁, 因此沒有必要考慮別人的權益。近年公眾對二手煙的禍害認知多了, 吸煙人士也開始比較能體會到非吸煙人士的感受。 習慣了香港到處禁煙的現狀, 反而到外國旅行時不適應, 受不了那些在餐館內大模斯樣地吸煙的人。
有時侯回想起以前大家視吸煙為"有型"的年代, 那時的我得吞聲忍氣, 有苦自己知, 受氣程度是各位吸煙人士所不能想像的。
《飛機倉內》
雖然說飛機倉內分吸煙和非吸煙席, 經濟倉的吸煙席位處於飛機的後半部, 非吸煙席與吸煙席是相連的, 中間完全沒有任何分隔, 基本上坐在非吸煙席的最後幾行如同坐在吸煙倉。
那時沒有網上預辦登機服務, 而首先爆滿的總是非吸煙席。你們有所不知了, 很多煙民朋友曾向我表示喜歡選擇非吸煙座位, 原因是他們也不喜歡別人的二手煙, 煙忍起時可以到飛機尾部廁所旁的位置抽過夠。 因此每次我得儘早到達機場搶位, 碰上運氣差時, 坐吸煙席是無可避免了。機程短的還可以忍受, 如要坐上十幾個鐘長途機的話, 我唯有消極面對, 上機前作好心理準備, 儘量安撫心情, 還有, 不時拜託空姐給我一條新的濕毛巾, 用以掩鼻減低毒氣攻擊的難受程度。
以往經常因公事出差給"升呢"至商務倉, 但絕對不是一件樂事, 因為十居其九是安排你坐吸煙倉。最記得有一次我還懇懇哀求航空公司的地勤人員不要把我"升呢", 郤一口給拒絕了......哀哉人權何在, 消費者權益何在!
《戲院內》
那時的戲院不設吸煙和非吸煙區, 你沒法預測坐在你前後的人究竟是否煙民。如果坐在前排的是煙民還好些, 要是坐在後排的人吸煙, 唯有怨自己倒楣。
午夜場的情況最惡劣, 基本上大半個場的人都是煙民。
《車廂內》
同坐一輛車的吸煙朋友會好有風度地, 吸煙前把車窗攪開少許, 留一條小罅隙作通風之用, 但他們不會理解這樣做對我們這些非煙民只是表面的小幫忙, 實在可是大折磨。
以前因工作關係, 有很多機會與客人同坐一車, 客人總是以為自己有特權的, 要什麼時侯吸煙就什麼時侯吸煙, 從不用理會你, 也不一定把車窗攪開, 一支煙駁上一支煙地吸, 情況更糟糕。那時內地的交通工具主要靠的士, 與客人來回內地廠房, 四五小時車程實屬普通, 情況有如人間煉獄。
《會議室內》
不用說了, 開會一向是非常沉悶的工作, 大家為了出盡法寶去保持自己清醒, 吸煙當然必不可缺, 還要看開會時間的長短, 時間愈長愈加令人煩躁, 會議室內煙霧迷漫有如困獸鬥, 我的坎坷程度可想而知。
差一點我們會飛
9 年前